01 什么是水體自凈?
水體自凈:受污染的河流經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降低或轉化,水體恢復到原有的狀態,或者從最初的超過水質標準降低到等于水質標準。
02 主流的污水處理技術有哪些?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作用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
03 五個水的測量指標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的條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機物所需的氧量。是表示污水被有機物污染的綜合指標。
理論需氧量(ThOD):水中某一種有機物的理論需氧量。通常是指將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完全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論值(即按完全氧化反應式計算出的需氧量。
總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質,主要是有機物質在燃燒中變成穩定的氧化物時所需要的氧量,結果以O2的mg/L表示。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
總有機碳(TOC): 是指水體中溶解性和懸浮性有機物含碳的總量。
04 什么情況采用生化法處理?
一般認為BOD/COD值大于0.3的污水才適于采用生化法處理。
05 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是什么?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物理指標:色,渾濁度,臭和味。
06 什么是水體富營養化?
水體富營養化是發生在淡水中,由水體中氮、磷、鉀含量過高導致藻類突然性過度增殖的一種自然現象。
水體富營養化形成原因主要是氮、磷、鉀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緩慢、更新周期長的地表水體,使藻類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長繁殖,使有機物產生的速度遠遠超過消耗速度,水體中有機物積蓄,破壞水生生態平衡的過程。
07 什么叫溶解氧?
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不同的微生 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08 憎水膠體如何結成大顆粒?
對于憎水膠體而言,要使膠體通過布朗運動相互碰撞而結成大顆粒,必須降低或消除排斥能峰,降低排斥能峰的辦法是降低或消除膠粒的ζ電位。
09 吸附架橋的作用是什么?
吸附架橋作用是指高分子物質與膠粒的吸附與橋連。
10 格柵有什么作用?
用以攔截較粗大的懸浮物或漂浮雜質。
11 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水溫,水的PH值和堿度,水中的懸浮物濃度以及水力條件。
12 沉淀的幾種類型分別是什么?
自由沉淀:顆粒在沉淀過程中呈離散狀態,其形狀、尺寸、質量均不改變,下沉速度不受干擾,各自獨立地完成沉淀過程。
紊凝沉淀:顆粒在沉淀過程中,其尺寸、質量及沉速均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擁擠沉淀:顆粒在水中的濃度較大,在下沉的過程中彼此干擾,在清水與渾水之間形成明顯的交界面,并逐漸向下移動。
壓縮沉淀:顆粒在水中的濃度很高,沉淀過程中,顆粒相互接觸并大部分地受到壓縮物支撐,下部顆粒的間隙被擠出。
13 按池內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為哪幾種?
沉淀池可分為平流式、斜流式、輻流式、豎流式。
14 什么是負水頭現象?如何避免?
負水頭現象:在過濾過程中,當濾層截留了大量雜質,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處的水頭損失超過該處水深時出現的現象。
避免出現負水頭的方法:是增加砂面上水深,或者濾池出水位置等于或高于濾層表面。虹吸濾池和無閥濾池不會出現負水頭即是這個原因。
15 普通快濾池反沖洗水供給方式有幾種?
16 什么是折點加氯?
當水中有機物主要為氨和氮化物,其實際需氯量滿足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長緩慢,一段時間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此折點后自由性余氯出現,繼續加氯消毒效果最好,即折點加氯。
17 活性污泥法有哪幾個系統?
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除系統組成。
18 什么是污泥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氣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靜置沉淀30min,沉淀污泥與混合液的體積比(%)。
19 什么是污泥指數?
污泥指數(SVI):是指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靜置沉淀30min后,每克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
SVI值過低,說明泥粒細小緊密,無機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值過高,說明污泥難于沉降分離,即將膨脹或已經膨脹,必須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27.什么是污泥膨脹、解體、腐化、上浮和泡沫?
20 什么是污泥膨脹、解體、腐化、上浮、泡沫?
污泥膨脹:當污泥變質時,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結構松散,體積膨脹,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少,顏色也有異變。
污泥解體:處理水水質渾濁,污泥紊凝微細化,處理效果變壞等則是污泥解體的現象。
污泥腐化:在二次沉淀池有可能由于污泥長期滯留而產生厭氧發酵,生成氣體,從而出現大塊污泥上浮的現象。
污泥上浮: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呈塊狀上浮的現象。
泡沫問題:曝氣池中產生泡沫,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存在大量合成洗滌或其他起泡物質。
21 什么是活性污泥增長曲線?
活性污泥微生物是多菌種混合群體,其生長規律比較復雜,但是也可用其增長曲線表示一定的規律。
該曲線表達的是,在溫度和溶解氧等環境條件滿足微生物的生長要求,并有一定量初始微生物接種時,營養物質一次充分投加后,微生物數量隨時間的增殖和衰減規律。
活性污泥增長速率的變化主要是營養物或有機物與微生物比值(通常用F/M表示)所致,F/M值也是有機底物降解速率、氧利用速率、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活性污泥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適應期 、對數增長期 、減速增長期(生物量最多) 、內源呼吸期(處理水質效果最好) 。
22 活性污泥的凈化分為幾個階段?
活性污泥凈化廢水通過三個階段來完成:
在第一階段,廢水主要通過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得到凈化。吸附作用進行得十分迅速,一般在30min內完成,BOD5去除率可高達70%。同時還具有部分氧化的作用,但吸附是主要作用。
第二階段,也稱氧化階段。主要是繼續分解氧化前階段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機物,同時繼續吸附一些殘余的溶解物質。
第三階段是泥水分離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進行沉淀分離。微生物的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都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但產物不同。
23 二次沉淀池有什么特點?
在作用上的特點,它除了進行泥水分離外,還進行污泥濃縮,并由于水質、水量的變化,還要暫時儲存污泥。
24 什么是污水慢滲濾系統?
污水慢速滲濾是讓污水慢慢通過土地,由于自然滲透過濾而使污水凈化的作用。適用于滲水性良好的土壤和蒸發量小,氣候濕潤的地區。
25 什么是污水快滲濾系統?
適用于滲透性非常好的土壤。如沙土、礫石性沙土等。污水槽至快速滲濾田表面后很快下滲進入地下,最終進入地下水層。
26 厭氧反應分別有哪幾個階段?
厭氧反應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有機物在水解和發酵細菌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機器產物。
第二階段是產氫產乙酸在細菌的作用下進一步轉化成氫、二氧化碳和乙酸。
第三階段是甲烷發酵階段(堿性發酵階段)通過兩組不同的產甲烷菌的作用,一組把氫氣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另一組是乙酸脫產生甲烷。
27 污泥的物質成分有什么?
根據污泥的來源,可分為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腐殖污泥、熟污泥與化學污泥。
28 污泥中含有什么水分?
去除方法:重力、氣浮、離心。
29 污泥的穩定目的是什么?
30 什么是吸附作用?
31 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分別有什么特點?
化學吸附特點:吸附熱較大,吸附是不可逆的,吸附有選擇性。
32 什么是樹脂密度?
33 什么是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
34 為什么會有剩余污泥產生?
被消耗的有機物質中,一部分有機物質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機物質則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細胞質,從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陳代謝的同時,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產生了剩余污泥。
35 什么是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