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工程主要包括給水處理工程和污水處理工程。
給水處理
原水經(jīng)過澄清、過濾、消毒、除臭、除味、除鐵、軟化、淡化和除鹽等工藝流程,去除原水中所含的各種有害雜質(zhì),使之成為符合人們生活、生產(chǎn)用水水質(zhì)標準的水。
純水制備,海水淡化,飲用水制備等都屬于給水處理范疇。
污水處理
將污水經(jīng)過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等工藝流程,對其水質(zhì)進行凈化,從而達到排放到某一水體或者回用的標準。
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生產(chǎn)污水(含工業(yè)廢水),地表水等,范疇相當廣泛。
污水處理的根據(jù)不同的處理程度,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tài)的固體污染物質(zhì),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jīng)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tài)的有機污染物質(zhì)(BOD,COD物質(zhì)),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相當于給水處理的核心工藝。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qū)е滤w富營養(yǎng)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污水處理的工藝分類方法很多,我們選擇相對常見的物理,化學,生物法分類。選擇其中的相應工藝,再配合上特定的膜處理工藝(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納濾、微濾等)可以應對絕大部分污水處理的工藝需求。
物理法
物理或機械的分離方式。常見的物理法有沉淀,離心分離,上浮等。
化學法
加入化學物質(zhì),使其與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產(chǎn)生反應,達到消解或分離的目的。常見的化學法有中和,氧化,還原,分解,混凝,化學沉淀等。
物理化學法
利用物理化學的分離原理,達到特定物質(zhì)的狀態(tài)分離。常見的物理化學法有氣提,吹脫,吸附,萃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透等。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謝,降解等作用,從而使污水中有機物轉(zhuǎn)變?yōu)闊o機物。常見的生物法有好氧法、厭氧法和生物酶法等。